10月16日至17日,中国大坝协会2014学术年会在贵州贵阳召开。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中国水库大坝建设和水电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
期间,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表示,贵州省不缺水,但是由于水利设施严重滞后,造成了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十一五”以来,贵州省水利建设思路更加清晰,目前建设已大步提速。146座大中型水库、250多座小型水库纳入建设规划。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强调要通盘考虑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更多运用成熟适用技术等10个方面重大问题。今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提出今明年和“十三五”期间加快推进纳入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此后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具体工作,6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专题研究我国能源安全战略,强调要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大力发展非煤能源,建立多元能源供给体系。水利部原部长汪恕诚会议期间表示,我国水利水电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整体来看,到2015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2.9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2.6亿千瓦,已建成常规水电占全国技术可开发机容量的48%。到2020年,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2亿千瓦。即未来五六年时间内,水电容量将增加1.3亿千瓦。
不过,新时期的水电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例如,目前很多项目的移民资金就超过工程建设资金,也就是说,移民问题变得更为突出了。这需要水电行业从规划、设计、研究、建设、施工等各个方面,大力发展和创新水电科学技术与机制。
《中国能源报》水电版本期摘编部分与会代表发言刊发。
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
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状况未根本改变
当今世界,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水灾害频繁发生,水安全形势日趋严峻。我国特殊的地理、地形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我们必须建设并依靠水库大坝等基础设施,对自然界的水进行合理调蓄,防治水患,有效开发、合理配置水资源。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水库大坝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水库大坝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全国水利普查显示,中国已建成各类水库大坝9.8万座,总库容9300多亿立方米,其中坝高15米以上的就有3.8万座。本世纪以来,针对水库大坝存在的病险问题,政府投入巨资实施了大规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目前已累计完成3000余座大中型、2800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遍布全国的水库大坝在抗御洪旱灾害、调蓄利用水资源、提供清洁电能、修复补偿河流生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水资源综合调控能力仍然比较滞后,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可再生能源占比较低等问题还较为突出。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对资源、能源需求的增长,对水库大坝安全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2年5月,水利部、国家安监总局、国家能源局和原国家电监会等四部委,共同组织开展了全国大型水库水电站大坝安全调研。从调研情况看,我国大型水库水电站大坝建设、运行和监管比较规范,各项管理制度执行良好,工程运行性态基本正常,在设计标准和设计运用条件下,大型水库水电站大坝安全状况总体良好。调研同时也反映出工程建设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亟需进一步加强研究、强化管理。
一是我国大量水库大坝工程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虽然实施了除险加固工程,仍然面临着加固和更新改造的重大需求,需要继续加大投入,确保工程安全。二是当前我国正处于水利水电建设的高峰期,西南部地区正在建设和规划一大批高坝大库,不论工程规模,还是技术难度均处于世界前列,急需开展高坝建设关键技术、安全保障技术、高坝大库及大水电站运行风险管理技术研究,特高坝经验的总结和技术标准补充完善尤为紧迫。三是水库大坝的应急预案不完善,组织协调性差,需要制定考虑不同风险等级的水库水电站大坝应急管理办法,全面提升水库水电站大坝安全风险控制和预警能力,保障梯级水库群安全。四是需要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构建生态友好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体系。这些都是当前水利水电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亟须水利水电领域的专家进行共同探索、深入研究,协力推进技术发展和管理创新,促进水库大坝建设技术进步和水利水电科学发展。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杨昆:
我国正处于水电开发中期阶段
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研究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会议强调指出,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必须从当前做起,加快实施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展。在这之前的4月1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强调指出:“当前能源关系深刻变化,能源仍是国际政治、金融、安全博弈的焦点,能源供应和安全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清洁发展成为能源的首要任务。”
水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国家都高度重视水电发展,并把水电放在能源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
我国近年来水电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成就,开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到2013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2.49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约2.28亿千瓦),坝工技术迈入世界领先水平,水电装备水平显著提高,较好地处理了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但从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水电资源潜力看,我国正处于水电开发的中期阶段,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能源结构仍将以化石能源为主,能源结构调整压力巨大;同时,能源需求也将持续增加,能源供给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种形势下,推行能源结构优化,科学有序地推进水能资源开发,是国家能源战略的必然要求。
展望“十三五”能源规划,随着我国水能资源开发速度和强度的逐步加大,水电规划方案是否合理、干支流开发是否得到统筹考虑、生态环境风险可否得以规避、生态环保措施是否科学有效、移民活动产生的环境与社会问题能否得到及时解决等一系列重点与难点问题也将进一步凸显。
为此,在启动“十三五”能源规划的编制之际,结合本次会议议题,对我国今后水电开发中应进一步做好的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是加强流域科学管理,统筹有关部门的管理行为以及协调相关方的利益。要注意统筹水电、水利、交通、渔业等不同行业的责任,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企业协会、专业机构等在水电建设中的技术支撑、行业自律、沟通协调作用,构建和谐有序的水电开发管理服务体系,政府各相关的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好部门间的协调沟通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齐心协力,实现共赢。
二是加强水电舆论宣传,提升开发水电的认识,为水电开发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要引导社会各界对水电开发的认知和判断,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全面客观的认识水电开发。水电不仅是能源工程,还是环境工程,更是民生工程。要深入研究水电开发的特性,科学分析利弊得失,趋利避害,认真整改水电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接受舆论监督。认真处理好开发与环境的关系,特别是跨境河流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和国际舆论环境。
三是处理好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协调多元利益诉求,可持续地发挥水库大坝的多功能作用。水库大坝不仅具有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航运等多方面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同时,还可对流域资源、环境、生态系统产生有益的调节效果,在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多功能的作用。要统筹大坝建设的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社会发展等多项目标,充分发挥好水电站的骨干工程作用,发挥发电、防洪、水资源调配等综合效益,实现水电开发与流域生态及地方经济发展的共赢。使水电资源开发既造福一方,也造福子孙后代。
四是努力攻克技术难题,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建设高坝大库问题,为未来水电发展创造好条件。我国正在规划设计或建设的一批200米级300米级高坝、上百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大都集中在大江大河的上中游。高海拔和高寒地区建设大型水电工程,需要研究破解一系列复杂技术难题,诸如流域梯级水电站的洪水安全问题,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消能难题,高坝工程筑坝技术难题,高边坡及深覆盖层地基处理难题,高边墙大跨度地下工程的技术难题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水电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开展科技攻关,通过重大技术、装备研究,重大示范工程建设,为开发建设和谐水电,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中国大坝协会副理事长周大兵:
大型水电基地是“十三五”建设重点
水是维系生命的源泉,电是社会发展的命脉。化水患为水利,变水流为电流,充分利用水能这一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由之路,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水电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成就斐然。其中,我国的水电坝工技术在科学技术的引领下,以电力建设为主战场,以国家重大工程为依托,取得了全面突破。2013年底,我国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8亿千瓦,同比增长12.3%,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2.5%;水电年发电量8963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7%。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大坝建设技术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建成了三峡、二滩、小浪底等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工程。近几年,向家坝、糯扎渡、溪洛渡、锦屏I级和锦屏II级等大型水电工程也相继投入运行。
水电开发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应:除发电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外,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区域经济、改善大气环境、减少河道泥沙淤积、改善水质、保障电网安全经济运行,以及防洪、交通、灌溉、供水、养殖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同样不可估量。
当前,我国的水电开发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低,尤其是在西南部地区,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为了增加能源供给、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继续建设水库大坝和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开发利用水能资源。
“十三五”期间,我国水电发展的重点为大型水电基地建设,按十三大水电基地划分,在2015年和2020年十三大水电基地的总体开发程度分别达到55%和70%。可以说,我国水电建设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根据水库大坝建设和水利水电发展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国水电开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发展理念,从单纯的工程水电转变到生态水电,从纯粹的技术工程转变到社会工程、民生工程,更加重视移民利益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保证水库大坝建设的抗震安全,把水电开发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工程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水电开发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