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24H值班热线:

13911266424

行业研究、市场调研、数据咨询:010-65212236
投资咨询、工程咨询、上市咨询:010-65226153

“变革”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 优势互补促进能源智能发展

来源:  作者:  2016-2-22
         “变革”决策推动了可再生能源市场

         一提起可再生能源,或者能源转型,大家都会想到德国。

         世界上其他国家近年来也都在关注德国,因为这个国家在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方面已经迈出了令人惊叹的一步。事实上,德国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比例在2014年已经超过了30%,而且计划在2025年前全国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要达到40%~50%,并在2050年达到80%。

         这缘于德国所制定的一项政策,将国家的能源投资组合转向以可再生能源、能效以及可持续发展为主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建议的组合被称为Energiewende,字面翻译为“能源转型”。

         德国已经明确宣布了计划对其能源体系实施转型,并采取了重要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特斯拉汽车公司法务部副总裁James Jim Chen认为,与今天的情况相比,国家安全问题应当能够为国家能源体系的改革提供更大的动力。

         通过研究,Erin Grossi发现,德国目前在分布式电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经验表明,技术可靠而且经济负责的转型的可行性问题已经得到了解答。德国仍在继续推进它的能源议程,且并未在后方出现任何技术或经济上的显著问题。现在,台面上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最好地将德国在平衡大规模电网方面的工程“技术诀窍”与占比日益增加的可再生能源,与美国各类可再生能源产品的超凡技术创新相结合,以便加快全球的能源转型,并不断提高能源转型过程中的经济吸引力。

         不仅如此,德国全国大部分人仍然坚定地支持正在发生的技术转变。该机构国际能源协调处的主管Nadia Horstmann博士说:“德国的消费者的确感受到了绿色革命的影响,并希望看到价格最终将会下降。2015年RES出现了十余年来的第一次下降,但虽然它未来可能会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但它绝不会回到此前的价格水平。”

         今天在德国甚至是公用事业部门的代表也同意能源转型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而且不可避免的。作为德国四大公用事业公司之一的EnBW 公司的能源经济与市场小组专家Clemens Cremer 表示,一直到最近五年,公司才意识到德国的能源转型将成为一项长久的政策。

         优势互补促使智能化电网系统飞速发展

         Erin Grossi所开展的研究表明,美国和德国目前在寻找可能的能源解决方案或者大范围吸纳彼此的技术发展方面尚未进行充分的合作。“是时候让两大龙头开始更广泛地分享德国在平衡与管理电网中成规模的可再生能源这方面的信息了。”

         美国必须加强它在各类蓄电池、互联网以及智能自动化设备的产品层面上技术知识共享,当然还有基于美国的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鉴于两国及其系统之间的差异,这种共享很容易陷入停滞,但这种信息是具有国际相关性的,并能够借助不同的能源生态系统加以统一和推动。还需要为这些领域中的标准编制贡献力量并开展合作。

         Erin Grossi认为,在电网平衡和稳定性方面的技术知识的组合,再加上分布式能源产品的设计和实施将使智能化电网系统,在有超过10 亿人口缺乏基本电力供应的众多发展中国家中,得到更加飞速的发展和实施。

         与东南亚的情况非常相似,拉丁美洲和非洲的传统电信技术也正向有利于直接进入无线世界的方向飞跃式发展,这些国家也可能一开始就考虑到飞跃发展的能源系统分布更广和更加高效的优势。

         这些国家在推动分布式电力技术的关注和需求这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将为不断创新、以及长期来看设备价格的相应总体下降提供保障。这些国家在其能源领域也有更大的自由来设计一系列有效的商业模式(例如社区共享、独立式,或由公用事业公司提供支持)。

         而美国在这方面则由于面临庞大而复杂的能源网络而充满波折。美国公用事业领域,和大多数行业一样,都是为了满足其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且在美国许多地方,公用事业企业阻碍行业创新,好让更多企业被迫共同分担相关的费用负担。这种情况的麻烦点之一在于公用事业公司所经营的是公众必需品,而不仅仅是商品,这意味着它们的商业立场不可避免地将提出了重要的价值观问题,并引起社会各方的纠结。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让美国能源行业的各个利益相关方认识到分布式系统各个要素(例如光伏板、风力涡轮机、逆变器、蓄电池等)的定价可能继续保持高价,成为整体采用智能化可再生电网系统的壁垒。尽管如此,能源转型要求系统化思维,并反过来要求进行协调。
中国投资协会大中型企业投资专业委员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A座1003室
研究咨询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家园胡同10号金泰商之苑229室
版权所有:北京科莫迪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工业与信息化部:京icp备10034591号 工商营业执照号码:11010101115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