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到2020年,京津冀鲁四省市煤炭消费比2012年净削减1亿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煤炭消费总量实现负增长。
“要以较少的能源消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不久前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确定了未来6年我国能源革命的具体路径和目标。按照行动计划,我国将实施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创新驱动四大战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强调,我国历次经济发展都伴随能源高速增长,现在要用能源的中低速增长来支持经济转型,不管是哪条路径,都注定是一次“痛苦的转型”。
“从能源发展的外部条件来看,资源环境的约束更为紧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指出,自2013年四季度开始,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2013年对外依存度为58%。如不加控制,2030年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超过70%,如此高的依存度在大国中是少有的,美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最高为66%,目前已下降到50%以下。另外,大气污染的公众承受能力已经到了临界点。
到2020年,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15%,常规水电装机达3.5亿千瓦左右,风电装机达2亿千瓦,光伏装机达1亿千瓦左右。
“中国频繁出现的雾霾给大家带来很大的忧虑,雾霾是怎么产生的?很大程度上是煤炭的燃烧产生的。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去控制煤炭,去集中使用。但是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减少煤炭的使用。”国务院研究室综合研究司副司长范必指出。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关于优化能源结构的第一条就是降低煤炭消费比重。行动计划削减京津冀鲁、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的煤炭消费总量。同时,控制重点用煤领域的煤炭消费,到2017年基本完成重点地区燃煤锅炉、工业窑炉等天然气替代改造任务。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
发展清洁低碳能源是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优化能源结构的路径是: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安全发展核电。行动计划提出,按照输出与就地消纳利用并重、集中式与分布式发展并举的原则,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切实解决弃风、弃水、弃光问题。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我们的决心是很大的,但目前中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产业结构还在进行艰难的调整,城镇化刚刚要大规模地起步。传统能源的比重降低,对于经济发展、就业以及地方政府都会带来很多挑战。”科技部新能源国际合作办公室副主任赵刚指出。
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目前,国家能源局已经发文支持分布式能源,建设示范工程,给予税收、政策的支持,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有明确的新能源补贴。
中国将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到2020年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纳入改革范畴的重点工作是:能源价格改革、电网和油气管网体制改革、能源投资准入改革、电力市场化改革、国有能源企业改革。
刘毅军认为,体制革命是能源生产革命、消费革命、技术革命推进和实现的根本保障。“改革成功的标志是,能源体制能够发生重大转变,市场能够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体制革命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推动能源革命的实现。”刘毅军指出。
深化能源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进政企分开,分离自然垄断业务和竞争性业务,放开竞争性领域和环节。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推动能源投资主体多元化。
能源价格,是市场化面临的最迫切考验。
在能源价格改革上,将重点推进石油、天然气、电力等领域价格改革,有序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天然气井口价格及销售价格、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由市场形成,输配电价和油气管输价格由政府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