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页岩气已步入商业化开发阶段,随着其产业规模的拓展,与之相伴生的环保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从日前于上海举办的ECF页岩气国际论坛上获悉,目前环保部正在制定页岩气污染排放标准,最早将于明年公布,这意味着我国页岩气环评及环保监管即将走出盲区。
我国页岩气勘探始于2009年,不管对于公众,还是监管部门而言,这一区别于石油、煤炭、常规天然气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将给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如何科学评估,都是一个新命题。
据与会专家介绍,常规天然气储藏在多孔或具有天然裂缝的岩层中,容易开采,而页岩气则是赋存于致密页岩及其缝隙中,目前主要采用水力压裂+水平井技术获取。
水力压裂技术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据美国环保署估计,一口页岩气井大概需要760万至1900万升水,一次压裂过程耗水大约是常规天然气的50~100倍。此外,在开采页岩气的过程中也将产生VOCs(挥发性有机物)、硫化氢等大气污染物,钻屑、油基泥浆等固体废弃物,存在甲烷逸散排放等风险。
页岩气开发的环境风险高于常规天然气已成业内共识。
但据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中心气候变化研究部副主任冯相昭介绍,迄今为止,我国仍没有在页岩气开发环境管理方面的专门制度与法规。现存的国家法律、部委规章、地方条例等中,如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石油天然气开采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勘探开发环境管理办法等近20部法律规章中有些相关条款,能对页岩气的环境污染起到限制作用,但针对性远远不够。
从环境监管的具体手段和方法来讲,作为国家监管主体的环保部门最常用的两个监管抓手:一是排放标准,另一个则是环评。
据长庆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王长宁介绍,目前在页岩气开发的污染物排放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的界定标准,地方政府、企业与监管部门之间仍存在概念理解上偏差,在实践过程中纠纷扯皮现象在所难免。
“环保部目前正在制定研究页岩气开发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涉及水、气、油等多个方面,最快将于2016年发布。”冯相昭表示。
与会专家认为,这对于我国页岩气环保监管走出目前的盲区具有重要意义,是页岩气环保监管规范化的重要一步。
除此之外,冯相昭认为,环保部还可参照美国页岩气相关监管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许可政管理、井场选址、废水处理处置、大气污染防治、应急管理、监管融资等多环节制定页岩气监管办法,防范各类环境风险、促进页岩气绿色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