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0月22日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获悉,截止2014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装机容量已经接近1亿千瓦。不过,尽管装机容量增长迅速,风电特别是海上风电的发展现阶段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人士透露,截止9月份,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约8700万千瓦,2014年年底将达到9000万千瓦。不过,风力发电的整体增速却落后于装机的增速。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累计风力发电量为7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这个增速远低于装机容量超过30%的增速。上述能源局人士称,预计到今年年底,风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大概约3%。“从它占整个能源消费的比例来看,中国风能利用还是非常低的,还是有很大的提升余地。”此外,该人士还透露,2014年的弃风率将下降6.4%,预计在总量增加的情况下,弃风的总电量不会比去年超过太多。
据统计,2013年有约 162亿千瓦时的风电因无法并网外送或被当地消纳而弃用。而“弃风限电”的主要区域还是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其中,蒙东电网弃风电量达到34亿千瓦时。今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出通知,弃风限电较严重的地区,在问题解决前原则上不再扩大风电建设规模。不过,目前来看,消纳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除了并网消纳的问题,上述能源局人士还表示,风电在能源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由于风电直接成本高、利用小时数低、出力不稳定等特征导致发展受到限制。但欧盟的一份最新分析报告表明,从长远看来陆上风电的实际成本价格低于常规煤电。此外,风电补贴的基金来源单一,补贴资金发放滞后,部分风电开发企业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和亏损等问题,企业对电价补贴的依赖度较高,补贴资金的拖欠对风电企业带来了严重的资金压力。
在谈到未来风电发展规划时,该人士表示,到2020年底,风电装机容量要达到2亿千瓦,即在2015年完成1亿千瓦装机容量的基础上,中东部地区再新增3000万千瓦,三北地区通过特高压输电通道外送6000万千瓦,海上风电完成1000万千瓦。目前,我国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三北”及沿海地区。其中,全国陆上70米高度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约25.7亿千瓦,近海100米高度5~25米水深范围内技术开发量约1.9亿千瓦、25~50米水深范围约 3.2亿千瓦。
对属于中低风速的内陆风能资源还没有进行系统的摸底。能源局的思路是,对于三北地区,集中开发大型风电基地建设,借助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和特高压输电通道实现跨区域外送消纳;对于中东部和内陆风电,全面开展分散资源开发利用;对于海上风电,通过技术提升、产业进步、管理升级等方式,稳妥推进。同时要提高海上风电、低风速风电项目经济性。此外,还要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制定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占到当地电力消费比例的配额指标,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提供量化的考核体系。据透露,目前相关文件已经由国家发改委制定完成。对于备受关注的海上风电项目,上述国家能源局人士表达了审慎乐观的态度。按照规划,全国2015年建设海上风电规模500万千瓦,开展前期工作1000万千瓦,但该人士称,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预计仅能建成200万千瓦左右。截至2013年底,我国海上风电项目累计核准容量222万千瓦,主要位于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已投产的海上风电项目容量约39万千瓦,主要位于江苏省和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