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9日9:00-11:00,广西进行了1-2月月度电力市场集中竞价。
话不多说,先上结果:此次发电与用电申报电量分别为5.5亿、3.4亿,全网无约束成交电量为2.7亿,无约束成交价格为39.3分/千瓦时。晶见通过研究官方政策和与专家广泛交流,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地方。
(本文转载自:晶见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EnergyStudies 作者:晶晶姑娘)
(1)申报量、成交量远小于竞价通知中的市场规模
根据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的《关于开展2017年1、2月集中竞价交易的通知》,根据1月、2月集中竞价需求电量申报情况,交易规模为4.2301亿千瓦时。
并且,文件提到,“为鼓励竞争,本次交易暂不设置竞争系数,各发电企业可结合自身发电能力和实际经营情况,不受限参与月度竞价交易。”
然而,在两小时的申报中,发电企业共申报电量5.53亿千瓦时,用电企业申报3.4亿千瓦时,可成交的电量最多只有3.4亿千瓦时,已经小于通知中的4.2301亿千瓦时。
最终的成交电量只有2.7亿,只占预计市场规模的63.8%。
(2)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需求方仍然不能100%成交。
根据无约束交易结果,12家发电企业只有9家初步成交,成交的发电企业平均申报价格为39.02分/千瓦时,其中最高成交申报价为39.3分/千瓦时,最低成交申报价位38.3分/千瓦时;
18家用电企业中只有12家初步成交,成交的平均申报价格为41.31分/千瓦时,其中最高成交申报价为42.3分/千瓦时,最低成交申报价为39.3分/千瓦时。
由于广西输配电价已经核定,此次交易采取绝对值报价、统一出清的方式。这样供需比远远大于1的情况下,需求侧只满足了其79%需求量。具体原因值得深究。
(3)成交规模少于市场规模,导致部分主体成交份额大于15%。
按照竞价前交易中心发布的通知,售电公司各段累计电量等于其所代理用户申报的1月、2月申报的集中竞价需求电量总和,但总申报电量不超过交易规模的15%,即6345.15万千瓦时,超出部分将被削减至0。
由于最终市场只成交了预定规模4.23亿千瓦时的79%,即2.71亿千瓦,因此,虽然成交量最大的华润电力(广西)销售有限公司按照规定成交了6345万千瓦时,但占到了成交市场规模的23%,具体请看图示:
广西1-2月集中电力竞价售电公司交易结果
(4)广西售电公司潜力有待挖掘
此次广西售电公司代理的电量成交了1.92亿,占总成交量的45.56%,一大半电量为大用户自身独立交易、没有通过售电公司代理。
广西的售电市场潜力巨大,为何?
我们看看售电市场一骑绝尘的邻省广东省数据。在2017年837亿千瓦时的长协电量中,售电公司份额占到了97.4%长协,大用户只占了2.2亿;
在1月20日举行的二月电力市场集中竞价中,广东售电公司体量占到了总市场电量12.99亿的99.459%,大用户独立成交的只有703万千瓦时。华润电力销售与深圳能源销售都是按照市场规模的15%上限竞得了其电量。
此次只有华润电力(广西)销售有限公司按照上限竞得了电量,其他公司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偏差方面,广西政策对售电公司相对“仁慈”
交易中心发布的竞价通知规定:1,2月电量合并后,由于市场交易主体自身原因导致集中竞价电量完成率低于95%的,偏差电量考核责任方考核上限不超过该电力用户(售电公司)、发电企业通过该交易方式理论获利、让利的20%。
也就是说,不会出现广东市场那样,偏差考核可以让一个售电公司血本无归、甚至亏钱的情况。
当然,鉴于两省电力市场互有借鉴的地方比较多,晶见认为,不排除广东稍后也会颁布类似的对售电公司偏差考核进行上限控制的政策。
好了,照例是晶见的干货奉送:以下为广西此次1-2月集中电力竞价的无约束具体成交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