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里夫金所描述的场景并非天方夜谈。目前,能源互联网发展所依赖的技术与管理基础都在快速发展,有的已经趋近成熟,如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智能电网技术、信息互联网技术与电力市场机制等。就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来说,在风资源条件好的地区,陆上风电已经可以与新建常规电源相竞争了,某些地区风电度电成本低于5美分/kWh。太阳能是发电成本下降幅度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自2009年以来,太阳能光伏组件成本下降75%,住宅太阳能光伏系统发电成本较之2008年下降70%。在未来3-4年内,太阳能发电成本有望再降40%。可再生能源广泛接入的条件已经具备。能源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现能源共享,因此不同于传统的大规模、集中式与垂直控制的电力系统发展模式,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也将更加注重小型化、分布式和平等协作的发展趋势。在能源互联网中,电力用户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角色,同时也是电源,可以与其他用户分享多余的电力。目前分布式电源、微电网、主动配电网等技术的发展为用户侧参与准备了条件。由于能源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概念,更多地指能源电力领域的共享经济模式,需要在能源、电力体制深度变革的基础上完成。
能源互联网实现所需要的技术与商业基础
本文认为实现能源互联网、建立能源电力领域共享经济模式的关键是,在现有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信息互联、物理互联与商业互联。
(一)现有技术基础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能源互联网中,可再生能源发电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这不但因为它是普通用户所能够拥有和实现共享的发电资源,也是因为它具有“零边际成本”的特点,还因为它是解决能源环境危机的重要手段。而智能电网技术作为接纳可再生能源和实现电能双向流动、灵活控制的重要支撑平台,也是建立能源互联网的物理基础。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配电网和微电网发展,国家能源局相继出台《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投巨资进行配电网/微电网建设和改造,无疑将为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未来发展趋势
(1)信息通信技术
类似于Uber和Airbnb,要实现能源的共享经济,必须建立供需双方信息沟通的平台,即实现信息互联,而这必须基于信息互联网技术来实现。由于能源电力生产、传输和利用的实时性更强,也需要采用先进传感/测量技术来获取实时数据和状态。德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BMWi)发起了一个名为E-Energy的技术创新促进计划(2008年发起,2013年完成),建立以信息通信技术(ICT)为基础的未来能源系统,促成整个能源价值链内更大的透明度和更激烈的竞争,可看成能源互联网的雏形。
(2)多种能源形式互联与综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
在能源与环境危机的背景下,多种形式能源的综合利用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能源互联网不仅要实现电能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共享,也要建立电能与其他能源形式(如热能、化学能)之间的互联和共享,及实现物理互联,因此相关理论与技术还需要深入研究。工程实际中能源的生产、传输和利用大多采用网络化的方式进行,如电网、热网、燃气网等,其中电能被公认为最便于联网的能量形式。借鉴信息互联网的构成原理与方式,在电网络理论的基础上,也可建立涵盖多种能量形式的能量网络的基本理论,并研发相应装置与设备。分布式供能系统(如冷热电三联供CCHP系统)将成为多种能源形式综合利用的关键手段之一。
(3)电力(能源)市场机制与共享经济模式
由于能源互联网的关键在于实现能源电力的共享经济模式,因此建立市场机制、实现商业互联至关重要。市场的关键在于赋予供需双方自由竞争、自由选择的权利。世界各国(如美国、英国、德国、北欧四国等)都已成功实施电力市场改革。我国也正在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并先后确定在深圳、蒙西、湖北、安徽、宁夏、云南、贵州七个省区开展以输配电价改革和售电侧市场开放为重点的试点,打破电网垄断,建立发电与售电的商业互联。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在能源电力领域建立共享经济模式的条件也将越来越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