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今后五年我国生态文明领域的重要目标要求。实现这一目标要求,面临严峻挑战。从能源需求端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能源消费结构呈现煤多、油少、气缺的特点。我国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超过5.3万亿千瓦时,是美国的1.4倍。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43.7%,但耗电量占比却超过84%。同时,城市化率的持续提高,经济发展保持一定的增速,都对能源消耗提出了刚性的增长需求。从供给端看,2014年我国燃煤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3.8%,煤炭仍然是并且在未来较长一个时期内都将是我国的主体能源。近年来大力推动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燃煤发电的煤耗已经比2005年下降了49克标准煤/千瓦时。淘汰落后产能的确能收到立竿见影的节能减排效果,但是代价很大,而且终究会达到一定的限度。要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必须依靠先进技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幅度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各类分布式能源技术正是满足节能减排需求的先进适用技术之一。
所谓分布式能源,是相对于集中供能而言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是指分布安置在需求侧的能源梯级利用设施。这一能源系统的一次能源可以是天然气,也可以是风能和太阳能。与传统的集中供电系统相比,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以下显著优点:一是可以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总能效率可从45%提高到80%以上;二是可以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PM2.5等有害物质的排放;三是可以构成能源互联网,改善供电安全性,并有削峰填谷的作用。
世界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分布式能源。截至2009年,美国共建设了3600个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系统,装机容量达到8590万千瓦。这虽然只占美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9%,却提供了全国12%的电力,相当于每年节省0.66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2.45亿吨。截至2015年3月,日本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系统总装机数15742台,装机容量1020万千瓦。日本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比如允许分布式发电系统上网、设立优惠的环保资金等。德国一直是分布式能源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其装机容量在2005年即达到2100万千瓦,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2.6%。德国还实行高电价政策,税收中的36%以上用于补贴分布式能源这样的绿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