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为44亿立方米,同比下降4.8%;而去年同期进口增速高达19.4%。今年1月—10月我国天然气进口量48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6%,去年同期增速为10.2%。
国内外双重因素使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郭焦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国内天然气市场整体不景气,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价格因素。当前,天然气价格与成品油、煤炭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天然气价格改革相对于成品油来说比较滞后,下降幅度并不大,调价频率相对较慢。同时,天然气终端消费价格没有天然气门站价格下降得多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原因就在于天然气上游、管道中游和下游的城市燃气改革力度都不大。这两个因素使得天然气与成品油和煤炭相比没有大的价格竞争优势。
第二,当前国内经济正处于下行,抑制了对天然气的需求。首先,天然气重卡发展的势头并不是很好,其经济性并没有柴油机经济性好。其次,煤改气的推进工作当前进展得也不是很好。“另外,国际因素同样需要考虑。当前,世界经济下滑明显,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需求减缓也同样不可忽视。”郭焦锋补充道。
当前,国内煤炭市场产能过剩严重,价格持续低迷,而成品油受国际油价大跌影响也是下跌的趋势。进入11月以来,我国成品油价格已经实现“三连跌”,最近一次下调发生在12月1日24时,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了145元和140元。在煤炭和成品油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下,天然气需求必然会放缓。
据了解到,2015年11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并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非居民用气最高门站价格每千立方米降低700元。
近日,由中国天然气行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天然气行业市场化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表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降价对减轻下游用气行业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增长将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市场调节价格是最终目的
《通知》要求:非居民用气应加快进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由供需双方在价格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公开交易形成具体价格,力争用2—3年时间全面实现非居民用气的公开透明交易。天然气生产和进口企业要放眼长远,认真做好天然气公开交易工作;交易中心会员要向交易中心共享非居民用气的场内和场外交易数量和价格等信息。
据了解到,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是先放开非居民用户价格,再放开居民用户价格。对此,郭焦锋表示,之所以先放开非居民用户价格,再放开居民用户价格主要是因为天然气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比较敏感。
郭焦锋认为,今后,天然气价格改革的一大趋势就是非居民价格会慢慢下调,将来会与居民价格慢慢接轨。
《通知》中还指出:交易中心要规范管理、专业运作、透明交易,不断探索发现价格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手段,尽早发现并确立公允的天然气价格,定期向社会发布,为推进价格全面市场化奠定坚实基础。
据一些机构统计,我国市场化定价的气量占全部天然气气量的百分比大约是40%左右,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市场化,通过市场来进行价格调节是最终目的。”郭焦锋表示。
另外,郭焦锋认为刚刚结束的巴黎气候大会会进一步促进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
巴黎气候大会达成一项标志性协议,将在数十年内让当前由化石燃料驱动全球经济的模式进行历史性转型设定了路线,藉以抑制全球变暖趋势。
根据我国《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的比例将超过10%,与世界平均水平24%的差距将不断缩小。据记者了解,2014年,我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仅为5.8%。
当前,我国是煤炭消费第一大国,也是煤炭生产大国,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环保的压力,煤炭在中国能源中的消费占比将会下降,但在一定时期内仍然是最重要的能源,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将会在中国能源消费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虽然现在天然气需求放缓,但只是阶段性的,未来,我国天然气产业仍将大有可为。”郭焦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