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大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该规划建议指出,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引导制造业朝分工细化、紧密协作方向发展,促进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产业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
而“十三五”和“中国制造2025”对于风电行业来说,正是业界所关心的焦点。2015年11月19日,在2015全国大型风能设备行业年会暨产业发展论坛上,大会分别就这两个议题的组织了“十三五”规划与风电可持续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与企业发展论坛”两场对话环节,与会者同嘉宾代表共同探讨了相关问题。从与会者的交流当中可以看出,中国风电行业正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并且可以预测的是风电版的“中国智造”将有望在“十三五”期间成型。
在上午的开幕致辞上,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理事长杨校生强调,中国风电行业的根基还是在设备制造上,无论是整机商还是零部件供应商都应该提高产品性能,拒绝恶性价格竞争,完善制造产业链,推动技术创新,使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而中国风电行业的制造也将成为“十三五”期间影响风电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我国风电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杜绝当初的恶性竞争,风电人在积极的预防相关不良因素的滋生所带来的危害。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刘琦副理事长在第二场对话中提出,近期可能会有另一波恶性的价格竞争抬头的现象,对此山东伊莱特重工有限公司牛余刚总经理强调,中国风电行业的恶性价格竞争源自对于产品的不自信,而其根源就在于对技术创新的乏力。湘电风能有限公司龙辛副总经理也表示中国制造在国外给人一种“廉价低质”的印象,并不是因为自己的风电产品质量不合格,而是中国制造一贯高要求,创新能力低所造成的低价格的恶性循环模式。对话中,其他代表却对于这种现象并不担心,认为风电企业认识到随着风电的进一步发展,对设备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化、信息化等是企业下一步急需考虑的,也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完成转型升级,来提高产品制造能力,而不是单单靠价格打压。
风电产业链截至目前已经基本本土化,虽然在相关领域与国外存在差距,但是设备制造正在走国产化道路。中国风电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设备制造的基础,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冯健副总经理表示,企业在发展基础之上,仅仅抓住“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做好“两个协同一个保证”就会缩小差距,提高中国制造在世界的美誉度。做到整机商与零部件商相协调,做到信息和制造的协调,保证产品制造的创新可持续性。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屠运武副总经理表示,中国制造的美誉度需要培育,但是这个时间具备时效性,风电产业紧抓“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明确发展目标,完成智能升级改造。
在风电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优势逐渐缩小,急需转型升级的当下,“十三五”成为风电行业实施快速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三五”期间,风电行业依然会面临,弃风限电、风电价格下调压力等一系列难题。中国中车北车风电有限公司吴树梁总经理表示,风电制造的各个环节只要有生存发展空间,就会以质取胜,获得利润。除了解决风电企业生存空间小和智能制造外,进一步优化风电行业的发展政策环境也将是“十三五”期间重点解决的问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秦海岩秘书长表示,弃风限电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机制的问题,如果完善配额制,使风电拥有优先发电权,那么风电行业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期。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王欣副总经理表示,在风电制造稳步提升的基础之上,风电产业链做好精细严谨的制造理念,提升中国制造的品牌优势,不愁中国风电行业没有一个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