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经国务院同意,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十部13日联合发文向农村垃圾宣战,这是我国中央政府层面第一个专门针对农村垃圾的文件,打响了五中全会之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攻坚之役。
这份指导意见,由住建部、中央农办、中央文明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保部、农业部、商务部、全国爱卫办、全国妇联十部门联合起草,凸显了党中央、国务院破解“垃圾围村”问题的决心。
农村垃圾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今年初“农村垃圾治理”首次写入中央1号文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提出,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
据住建部测算,目前,我国农村约有6.5亿常住人口,仅生活垃圾如果按每人每日产生0.5公斤计算,一年可产生约1。1亿吨垃圾,但其中有0。7亿吨未作任何处理。地方重视程度不够、治理方法简单粗放、基层财政负担重等因素导致这一问题迟迟难解决。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垃圾治理存在多个难题,不少农村地区积存了多年的垃圾,转运设施不足,造成部分地区出现“垃圾围村”的现象。
指导意见中提出,治理工作要从多个方面着手。首先,尽快建立稳定的村庄保洁队伍,鼓励通过公开竞争方式确定保洁员。明确保洁员在垃圾收集、村庄保洁、资源回收、宣传监督等方面的职责。
治理离不开投入。指导意见中提到,中央财政将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地方财政保障能力。除了各级财政的投入,意见还提到,有条件的地方要引导村民和村集体出资出力承担一定的生活垃圾日常保洁义务。
王旭东称,“我们做过测算,一个村民一年产生的生活垃圾大概是180公斤,处理起来大概55块钱,一个农民一个月交1块钱,可以把村里面垃圾收集这一块覆盖起来,涉及到转运、处理,就是政府的责任了。”